近日,微信朋友圈惊现以下传闻:
香港与内地的信息交换9月6日已生效,本月完成首次交换。首批内地税务居民,在香港所有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开户信息,包括现金存款、股票、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信息,累计金额100万美金及以上,都会被交换给内地税务机构,以确定是否有税务逃避行为, 以后将是常态。
CRS沿海的反应永远比内地快,大广东税务局雷厉风行!只要欠税,再无隐私。排名第一,累计欠税2.55亿!!!名字,身份证号,地址,公司名,完全裸奔了。
大家都在问,如此令富豪们闻风丧胆的CRS究竟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CRS是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的英文缩写,中文翻译为“统一报告标准”。它的提出者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就是OECD(经合组织)。
哪些信息将会被交换
覆盖的海外机构账户:几乎所有的海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各种金融投资产品的投资实体、特定的保险机构等。
覆盖的资产信息:存款账户、托管账户、有现金的基金或者保险合同、年金合约,都要被交换。
覆盖的个人信息:你的帐户、帐户余额、姓名、出生日期、年龄、性别、居住地,都要被交换。
今年9月开始,中国开始正式根据CRS 准则交换金融账户信息。不单单是中国,许多国家也在今年9月起正式参与信息交换,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是华人移民的热门国家选项,大多数中国境内的高净值人士在当地也都拥有海外银行账户。
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各国银行就开始采取行动来收集客户的税务信息。一般的方式是有传统信件,电邮,网银登陆界面提醒以及电话征询。大多数客户对于银行的询问都会按照要求填写了声明文件。也有少数人对于银行的征询采取不回复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银行就可以按照本国法律冻结客户的账户。
CRS的实施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未来所有海外收入都将会曝光,对于过去所获得的海外收入各国政府依旧有法律追溯期,可以要求纳税人补交税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天中国个人所得税的修正案通过,其中对于中国税务居民的定义相较于之前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最新的修正案中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关于住所的定义,参照《中国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也就是说,大多数没有放弃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人,都很有可能被判断为中国的税务居民。因此,已经拿到其他国家绿卡在国外居住的中国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被判定为两个国家的税务居民。
但是,在征税上,由于国家和国家之间税收协定的原因,双方的税务局都是不希望看到这种一个人被认定为两个国家税务居民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在国际上会使用“加比规则”来确定这个人的税务居民身份。“加比规则”一共有4条,分别是永久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习惯性居处和国籍,只有在前一条无法判定的情况下,才会继续使用后一标准。所以,已经移民的高净值人士也可以参考这些规则进行自查。
应对措施:
1. 利用信托,基金,保险,房地产等多种资产配置来分散资产的持仓
CRS体系下,只有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有现金价值的金融资产,才需要申报;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如不动产、艺术品、贵金属等均不需要申报。
但是,信托,基金,和部分种类的保险这些东西也都在CRS的管理范围之内,对于无法长期离境的高净值人群而言,将资金转投具有升值空间的优质海外房产,也是合理避税、避险的投资方式。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希腊、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产投资价值高的国家和地区是首选。
2. 海外护照,身份转变
移民免税或低税国家,尽可能降低税收开支。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护照项目,建议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是圣基茨、格林纳达、安提瓜和多米尼克等。在办理第二本护照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也做到海外资产配置,从根源合法地解决税务困扰!